每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,一个由他所见过、爱过的一切组成的世界。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一个不同世界里旅行,生活里,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的那个世界里去,正如我在不经意间就会走进生活十六年的母校。
我们希望生活不再漂泊无定,内心不再恐惧、担忧,一切不再让我们如此疲惫不堪,但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故。真正的安顿,是内心的安顿。心若没有了归宿,到哪里都是流浪。内心安定,波澜不起,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,处处皆是故乡了,母校对于我的意义: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
回忆在母校生活的点点滴滴,不禁思绪万千,似有千言万语,但又不知从何说起。一直有很多真实的画面在心头萦绕,像电影画面般一晃而过,瞬间内是非常的清晰,并在高清中渗透浓烈与厚重;但有时又仅存在于灵光乍现、惊鸿一瞥之间,根本无法捕捉和封存,那我就娓娓道来,说到哪儿算哪儿……
第一篇:十六年长情陪伴
也许有人很好奇,你怎么会在母校生活了十六年?你毕业没留校工作到现在吧?好像一直在工程、法律、金融行业不停的折腾中。那我就先从2000到2016这十六年,对母校的眷念和守护,捋一个时间脉络。
我出生于鄂西北大巴山余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:湖北宜昌兴山,紧邻神农架原始森林,物产丰饶,人杰地灵,四大美人之一的“王昭君”便出生于此,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在我们家隔壁,家乡确实很美,但20年前最大的瓶颈便是交通出行问题,从家乡到宜昌要大半天,到武汉要至少要一整天。
2000年9月初,我从兴山县城出发,小巴转大巴再倒公交,从天亮坐到天黑,披星戴月一整天,终于赶到武汉,开启了在母校四年的大学生活。
(号外:2014年底,全长两千公里的沪蓉高速最后一段“兴山界岭隧道”全线贯通,家乡到武汉车程缩短为5小时;2022年6月兴山县高铁站正式通车)
2004年6月毕业季,带着跨专业考研失利的遗憾,入职武钢建工集团。当时在武汉工作的、继续考研的同学,多数仍都租住在母校南门对面熊家咀巷子,我每周也是在青山区的单位、鲁巷的学校两头跑,身心都未曾离开过母校!
2005年底,毅然辞职租住到熊家咀巷子,再次开启考研征程:图书馆温暖的地下自习室,挑灯苦读的每一个日夜,最终,考研、考公的笔试都通过了。
2006年春,研究生面试通过、公务员面试未过,9月正式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,开启律所实习生涯,期间一直租住在母校南门熊家咀巷子里,从未离开!因为我一直住母校,武大的同学还开玩笑说:好像读了个假研究生, 汗颜!
2009这一年,人生三件大事:武汉大学法律硕士毕业、长江证券投资银行入职、结婚深入“围城”,均在母校南门口的出租屋内完成。所以,在我的人生历程中,母校始终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、无法替代的位置,继续陪伴下去!
2010年春,随着条件的改善,租住到了校内幼儿园旁的教工宿舍5栋1单元3楼。当年上半年,我们家大宝贝出生;下半年,靠自己艰苦的努力和加载“极限杠杆”,在母校南门口买了第一套房,有了漂泊武汉十年第一个安定的“窝”。
2013年春,经历国内资本市场“IPO关停”的寒冬,我只身南下深圳投行工作,第二年又“借调”回武汉,虽有往返周折,但始终未搬离母校,一有空就去学校遛娃、跑步、蹭食堂,怀念那段轻松惬意的美好时光。
2016年乔迁新居到新竹路,离母校直线距离也就一到两里路,二宝在那年夏天出生,我有空就带着哥哥、妹妹回学校漫步,清晰的记得:进南门上台阶走上明德路林荫大道:一切喧嚣瞬间归于沉寂,扑面而来的书香让内心安宁。
2017年春节,由于长期深圳办公,所以举家搬迁到深圳,至此,才正式结束了对母校长达十六年的长情陪伴,但是,心从未离开,此心安处是吾乡!
第二篇:四年间情同手足
时间又回到22年前的秋天,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男孩,相聚于母校,并且有了一个共同的家“学生宿舍8栋340”,家里面的老大到老六依次是:
新锋、述卫、光洪、阿全、涛涛、庆锋,从此亲密无间、共同生活四年,虽然个性迥异,但大家互相包容,从未发生矛盾,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。
印象最深刻是2000年秋,军训刚刚结束,带着对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美好憧憬,我们六兄弟相约一起“暴走武汉三镇”从天亮走到天黑、从长江一桥走到二桥,还记得中午路过江汉一桥头的小餐馆,六人狼吞虎咽、风卷残云把店里一大锅米饭干完,面对哭笑不得店家,我们“额外多付米饭钱才脱身”暴汗!
当然了,大学校园里、宿舍内、教室中……有着许多往事难以忘记,比如一起环宇网吧、录像厅,一起穷困潦倒、几毛钱混一餐馒头、一块钱吃一顿饭,一起熊家咀堕落街的“豪门盛宴”烧烤自由:5毛素、1元荤、1.5元行吟阁。
第三篇:数十载寒窗苦读
母校之于我,内心深处最刻骨铭心的磨砺和感受就是:“不甘现状、探寻出路、树立目标、锲而不舍、无所畏惧”。
说句不太夸张的话,我在中学时,一度是顶尖优异的学霸,初中时可能是课程较为简单吧,经常不怎么努力便能轻松考第一,让我有了对错觉的迷恋。进入高中后,心高气傲和现实受挫叠加成了青春期对学业的迷茫,到了拼刺刀的高考阶段,反而愈发力不从心。虽然也曾认真努力过,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。带着中学阶段的挫败感,和一颗不安分的心,我来到母校开始读大学。
我现今都已经忘了高考志愿是如何填写的,反正那个年代的小县城的信息闭塞,家里人也不懂,全靠自己瞎蒙,第一志愿掉档后,稀里糊涂的就被调剂到了土木工程专业,我之前对此一无所知、毫不了解。在真正开始学习后,才发现对本专业的不喜欢引发的折磨和痛苦,才刚刚开始。
记得大一军训时,我被收的第一笔“智商税”便是在一食堂门口论斤卖的盗版书摊上,称回一大捆《卡耐基成功之道》、《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分析》,虽然没怎么看,最后又当废纸论斤卖了,但这种满满的仪式感,也开启了我跨专业探寻之路,并下定了报考武汉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决心。
大三时,我基本就坐最后一排看法律课本,沉醉其中。这里也想表达一下我对专业课老师的歉意!因为自学压力大,时间紧迫、确实没办法。虽然我全力以赴、自信满满,但也面临着毕业季的各种压力:专业实习、期末考试、选修补休、校外辅导班、租房考研、经济压力等等,个中冷暖自知。至今还清晰的记得:大二暑假做家教省吃俭用攒下的几百元,在石牌岭新东方报考研英语班时,被一路尾随的小偷在报名窗口前洗劫一空,当年真不知是如何挺过来的…
一切都因为“跨专业考研”在当时非常规、很异类的决定,把大三、大四两年的节奏全给打乱了,导致有些时候迷茫、焦头乱额。
我记得那天心灰意冷,坐在操场旁的石凳上发呆、默默流泪,然后擦干眼泪、继续自我打气:研究生拼了命也得考上,看着校外的高楼大厦,也下定决心:在这个城市里,我还要继续打拼,万家灯火中有一盏明灯是自己的家……
然而,付出的千辛万苦,还是没有结果,难道就这么“从了吗”?不服!那就继续干。当然,去武钢上班是因为我已经毕业,要肩负起养活自己、照顾家人的重担,向现实低头没错,但是追寻梦想的一颗心依旧坚定。
付出努力不一定有收获,但是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!践行这一条黄金法则,在后来的工作中继续考研究生、公务员、司法考试、一系列金融从业考试等,虽然考试不是目的,但他让你在“学习的修行”中有一个笃定的目标,让你在实现突破的时候,对自我有一个全方位的检视,当然,这也就够了!
第四篇:路漫漫上下求索
人生是一场修行!你所经历的过往,都是你现在的映射。我非常敬佩数十年如一日,在本专业默默耕耘几十年的老师、同学、同事,因为他们是幸福的,毕竟在大学生活一开始,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、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,并全身心投入其中,丝毫未浪费时间、浪费精力、甚至也未浪费感情,剩下需要做的,就是践行“两万小时定律”,循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攀登,最终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。
我也很敬佩另一类同学,也许本专业并非是他喜欢的,但也说不上讨厌,好比男女之间“不喜欢、不反对、不拒绝”,但他最终“很负责”的把日子过好了,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非常强的定力。他们往往能淡定面对、冷静适应、主动调整、伺机出击、干出一番事业,这也是大多数同学面对现实的合理选择。
毕竟,“持续热爱”是奢侈的,很难持久,而且我们大多数人,在多数情况下,是没得选,况且选择太多,更让人迷茫!如果我们面对所处的环境,能去充分适应他,然后再去改变自己,往往是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合理化选择。
当然了,最耗时耗力的就是“暴力拆解”你身处的环境,或者是跳出你原有的圈子、重头再来。一是风险很大,你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,但还不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;二是你以往打下的基础、或者是在手的资源,都将付之东流。你是否还有勇气再做这个决定?你现实面临的工作,学习、家庭压力如何化解?这些都是因为你的选择,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个难题,该做决定的,就是要尽快做决定!而支撑你继续走下的,唯有勇气和毅力!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
2022年8月于深圳